二、核被告意圖損害他人,無意取貨而虛假下標,使徐語睫誤信而出貨,致損失運費之行為,係犯刑法第355條之詐術使人損害財產罪。被告下標舉動雖有多次,應屬接續犯之包括一罪。審酌被告不思正途以增業績,竟以虛假訂單,造成同業損失運費,茲念犯後坦承,態度尚可,但未和解賠償等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民事部分:

事實及理由一、原告主張:原因事實除了如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105年度偵字第9656號起訴書所載,略為:被告係「完美剪裁」網路服飾商店之經營人,其與原告所經營之「RESET潮流嚴選」網路服飾商店有同業競爭關係,故依其經營網路商店之經驗,其明知若買家上網購物下標後未取貨,賣家將損失運費,竟意圖為損害原告,接續於如附表所示之時間,利用其手機上網,再以虛構之姓名資料,在「RESET潮流嚴選」網路商店中交易平台內下標購買服飾,並均指定貨到付款,致原告信以為真,即將郭秉軒所訂購之商品,以每件新臺幣(下同)60元運費之價格送交運送公司送至指定地點,惟被告並未前往領取,致上開商品均再由貨運公司退件,原告因此損失運費等語。另外,被告上開惡意行為自104年9月起至105年3月間檢察官傳喚才停止。實際受害者應不只原告,其他未提告或未發現之網拍同業應不計其數。且被告惡意所為下假訂單不只附表所示之22筆。被告以僥倖心態認為藏匿在網路背後,其所為惡行不會被察覺,而原告為鍥而不捨之追查,在每個月100筆驚人的拒收訂單中,逐一打電話確認、比對IP,期間所花費之時間精力無數,且期間均在莫名之壓力及恐懼中,每天亦處於懷疑訂單是否為惡意假訂單之中,原告所受之身心壓力煎熬,實比金錢損失還更加勞苦,且刑案偵查及審理期間被告屢屢以言語相譏,其根本無悔改與改過之心。而原告因本案而蒙受之損失為除來回運費2,640元,尚有商品庫存損失4萬4,000元、包材成本500元、電話費用3,000元、報警、偵查及審理往返交通費3,000元、自104年9月起至105年3月間處理假訂單事務之時間成本2萬5,590元、上開期間處理假訂單而無法營業所致營業損失9萬元,及精神損害10萬元,合計26萬7,730元,僅請求其中26萬元。並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26萬元。(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二、被告則以:本案緣於被告與原告合夥經營網路衣飾拍賣業務,後因雙方理念不合拆夥,因原告要求鉅額退股費用,雙方發生嫌隙。被告不諳法律規定、智慮淺薄而在原告經營之服飾拍賣網下假訂單,業經刑案判決原告有期徒刑2月,原告並易科罰金6萬元執行完畢。本案對原告請求運費損失2,640元部分不爭執,其餘原告所提出之商品庫存損失、包材成本、電話費用、往返車馬費、原告本人薪資損失、營業損失等請求,均為原告無中生有、憑空捏造且未能提出相關佐證憑據之虛構金額,實無可採。另原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金,亦與民法所訂之要件不符,應予駁回等語,以資抗辯。並聲明:駁回原告之訴。三、本院之判斷:(一)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應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民法第184條第1項定有明文。民法第184條於88年4月21日修正(89年5月5日施行),對於侵權行為之類型顯已區分為三大類型,對於權利侵害類型,規定於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而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及第2項之規定則為侵害權利以外為法規及公序良俗所保護之一切利益之類型。權利侵害類型者,行為人主觀歸責要件不以故意為必要,過失亦得成立,然利益侵害類型,則必須行為人有故意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或有違反保護他人法律之情形,始能成立。而若買家基於同業競爭之動機,意圖損害賣家之利益,故意上網購物下標後卻未取貨,依社會一般觀念,不得謂非有以違背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之故意,苟賣家確因此受有財產上之損害,且其損害與買家之故意行為間有因果關係,自得請求賠償。惟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就其事實有舉證責任,原告主張因被告故意下標卻未取貨,而受有前揭損害,應由原告就受有損害及損害與被告之行為間具因果關係負舉證責任。(二)原告主張被告有附表所載之犯行,致原告受有運費2,640元之損失,請求被告賠償損失等語。被告均不爭執,亦同意賠償,並有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檢察署起訴書及本院105年審簡字第1115號判決在卷可佐(見本院卷第8至13頁),堪信為真實。原告此部分請求應予准許。(三)原告另主張因被告自104年9月起至105年3月間之惡意下假訂單行為,除附表所示22筆下假訂單行為外,被告尚有其他下假訂單之行為,致原告蒙受商品庫存損失4萬4,000元、包材成本500元、電話費用3,000元、報警、偵查及審理往返交通費3,000元部分、自104年9月起至105年3月間處理假訂單事務之時間成本2萬5,590元、上開期間處理假訂單而無法營業所致營業損失9萬元等語,並提出新訂單資料為憑(見本院卷第45頁至90頁),然為被告否認。查,依原告提出之新訂單資料,其購買人分別為被告以外之「張惠晴、廖冠婷、WeiTingYou、趙瑞凡、徐仁原、陳志明、蔡佩君、何芳、陳建瑝、王建凱、陳冠榕、陳麗秋、蘇揚智、伍書漩、黃柏竣、呂明彥、陳志揚、劉于賢、鄭唐薰、曾柏榮、廖旭彬、杜美惠、潘庭逸、林昱仁、孔太光、吳峰榮、ZongYi、陳昶御、吳佑霖、許世偉、游凱翔、劉香蘭、ZheWei、戴志揚、王玉惠、彭文錦、周芋蓁、潘秋涵、李砡綺、周家華、周俊宏、張宛棋、洪國勝、陳政宏、游安琪」等人,購買日期分別為104年11月22起至105年5月間,及訂單上均有購買人資料(姓名、手機、市話、電子郵件、送貨地址、IP資訊)等訊息。然上開訂單係被告冒名所為假訂單乙節,尚無從由訂單上訊息為判斷,此外原告復未提出其他證據,尚難認此部分主張可採。又原告縱因被告自104年9月起至105年3月間之惡意下假訂單行為,受有如前述之損失,惟原告所受前揭損失與被告之行為間是否有因果關係,均未據原告提出證據以佐,自難為有利原告之認定。(四)再按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95條第1項前段固有明文。本件被告之故意行為,固可認侵害原告之財產上利益,惟原告並未舉證證明被告有何不法行為侵害其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之情形,其請求10萬元精神慰撫金,難認有理由。四、綜上,原告本於前揭原因事實,請求被告賠償運費損失2,640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其餘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告此部分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本件係適用簡易訴訟程式,所為被告敗訴之部分,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沛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