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__13565954  

接續屋主請我給他建議開價策略 

人們往往自以為是理性的,事實往往相反

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中提到某個實驗。

實驗的受測者是54名商學系學生,與當地47名的房屋仲介,那些仲介都在當地從事房地產交易超過八年以上,

所以都非常了解當地的行情。

接著把學生跟仲介分成四組,載他們到一個房子看屋,就跟真正帶看一樣,所有附近的成交行情與有在賣的案子

都全部提供給受測者,變項只有一個就是四組聽到的開價都不一樣,最後請他們評估這個房子的合理價位。

結果:

                                      評估合理價格           

開價                   學生                            有經驗的仲介

119900           107916                           111454

129900           120457                           123209

139900           123785                           124653

149900           138885                           127318

我們可以從結果發現到:

當開價從最低到最高差距30000元的時候不管是沒經驗的學生,還是有經驗的仲介,他們評估的合理行情都往上增加,

差別只是在於說,沒經驗的學生增加的金額比較誇張而有經驗的仲介,增加的金額相對較低,當結果還沒有讓學生與仲

介知道前,幾乎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很客觀的去評估這間房子的行情,但是當結果讓雙方看到後,它們完完全全抗拒這

樣的結果,由此可知開價的錨定效應效果非常強大。

但這樣不是說今天我房子要賣高價就把房子價格開到天價,就可以賣到那個價位,那屋主注定要失望,錨定效應不代

表說你要多少就能得到多少。而是你要的越多,妳得到的就越多。

要讓錨定效應發揮作用,賣方必須設定一個高價,但不期待真能賣到那麼高的價位。

套用到現在中古屋市場,很多仲介會建議降開價以吸引買方,這方法是不是有效,消費者應多想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沛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