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身邊幾個實際的案例,私底下跟屋主談買到的價位通常比仲介的底價高。

我自己也很好奇,怎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因為照理來說,跟屋主直接成交

可以省下至少4%仲介費,但往往實際發生的情況都不是這樣。

通常買方直接找屋主成交的情況大部份都是屋主自住,或是網路上屋主也有在591自售的情況。

買方動機:基本上是覺得不透過仲介可以買的比較便宜。

會想買的比較便宜就是人性的弱點,因為仲介帶看買方後,買方問屋主底價多少,正常仲介做法是不說,

要不然就會說個比底價高的數字,要看與買方熟悉度以及每個人操作方法而定,但基本上的數字絕對不會

是真正的底價。

而買方從仲介口中得到底價後,因為有想買便宜的念頭,所以自己去找屋主談,後來發現可以談到的比

仲介的底價還低,買方覺得占到便宜了,所以很快的就成交了,但不知道往往比仲介買的底價還貴。

在這個行為模式中,可以說買方或仲介都有錯,也可以說都沒有錯。

因為雙方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思考,仲介希望讓買方覺得買到便宜,所以一開始給個稍高底價,讓買方享受殺價的快感

買得會比較開心,若是一開始就直接真的講底價,如果屋主真的不降價,那就算買方買到了,也不會覺得開心,

因為他覺得你沒有存在的價值。

而若是今天買方是跟仲介出價談,正常來說仲介一定會從低談價格,不會一開始就把買方的籌碼放盡,除非買方真的出價太離譜了,所以若是屋主有意願降價,那就有機會幫買方買到便宜的價位。

為什麼對屋主也是要從低放價格呢?

一樣也是為了讓屋主賣得開心,要不然即使買方出到屋主心目中的底價,還是覺得仲介你沒有存在的價值感。

若是中間有價格操作的空間,仲介一定是先滿足了自己的服務費後,再看要把籌碼放給哪一方。

但若買方直接跟屋主談,基本上談判的立場就比較弱勢,要是買方又恰好很喜歡這間,那往往都只有買高的份。

買方 賣方 仲介 都是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去思考,若是能夠代位思考,就更容易知道

怎麼樣的反應,或是談判方式對自己是比較有利的。

仲介工作更像是演員或是導演,說起來好像一文不值,但在關鍵性的時候,又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這是這工作有趣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沛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